為了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,有時我就會變成可愛又討人厭的反派角色。
這篇「理性飲酒」是每個飲酒者都該看的文,但我裡頭講的卻是大家最不愛聽的事,自古忠言總是逆耳,良臣常不得善終,然而我是一個興趣使然的寫手,即使被討厭,我還是會勇往直前。
我的老師說,如果連英雄都逃跑了,那還有誰來戰鬥?
近年各單位強力宣導「理性飲酒」的觀念,包括「個人飲酒健康」、「良好的酒品」與「酒後不開車」等層面,儘管你再不願意,我還是強烈建議花個幾分鐘看一下這篇,或許能救你一命也說不定。
【讓我們從認識酒精開始】
酒精學名叫「乙醇」,是由醣類(碳水化合物)發酵而成的,據說是由杜康發明的。酒精被人體吸收的速度相當快,可從口腔粘膜及食道被吸收,進到胃及小腸後會被大量吸收,並滲入血液裡,迅速分佈到全身,而空腹時,酒精的吸收會更快速,所以喝酒前吃點東西墊胃,可以減緩吸收的速度。
肝臟會將酒精代謝成「乙醛」,乙醛再被代謝成「乙酸」,乙酸再被代謝成「二氧化碳」及「水」,然後二氧化碳由肺臟排出,水則由腎臟排出,結束酒精在人體內的旅程。
人體要代謝酒精很慢,醉酒後通常要12~24小時才能代謝完畢,且速度因人而異。要突破盲腸的是,藉由喝茶、咖啡、解酒糖、解酒藥來加速醒酒,其實是沒有用的,因為90%以上的酒精都得靠肝臟來分解,而肝臟1小時只能分解約10克的酒精,大概是一瓶啤酒的含量。
【酒精對人體的影響】
BAC(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)是指血液中酒精的濃度含量,也就是每100 毫升血液中含有酒精的重量克數。由於個人的年齡、體型、體重、基因、所服用藥物或身體狀況等,都可能影響血液中酒精濃度的含量,所以即使是喝下相同的酒量,每個人的狀況還是略有差異,而在酒後30分鐘至2小時間,人體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就會達到高峰。
假使100克的血液含有0.4克以上的酒精,即可能造成死亡。
酒精被人體吸收後,會在血液中竄流,進入腦部會強化「抑制神經」,進而抑制人的理性,也讓人昏昏沉沉地想睡覺,但酒喝多了會造成反效果,使人變得亢奮而失眠,因此要靠喝酒來助眠,有時會適得其反。
酒精會抑制「抗利尿激素」的產生,缺乏該激素會抑制腎臟對水分的重新吸收,身體會產生脫水現象,因此喝酒的人老往廁所跑。在水分大量流失後,體液的電解質平衡被打破,使得噁心、眩暈、頭痛等症狀相繼出現,所以酒後的不適症狀,其實就是身體嚴重脫水所展呈現的結果。
註:「抗利尿激素」(ADH)是一種多肽激素,主要作用是控制排出的尿液量,喝很多酒的人由於身體保水能力下降,會容易出現高血鈉症、多尿症和頻渴現象。
喝酒過程中必須多補充水分,喝完酒後也請多加灌水,大量喝水是減輕隔天宿醉與頭痛的不二法門。適度喝點運動飲料也是可以的,有助於平衡體內的電解質與腦部滲透壓,而茶葉、咖啡裡頭含有咖啡因,也會促進身體排水,想用這些東西來幫助醒酒,則會讓不適症狀雪上加霜。
酒精對「肝臟」的影響最大,嗜酒可能引起肝臟營養障礙,導致急性酒精肝炎、脂肪肝、肝硬化等,再不停止喝酒,最後就會轉變為肝癌。酒精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,過度喝酒會提高致病率或致死率,對健康的威脅不亞於香菸或高血壓。
至於過度飲酒還會引發胃潰瘍、胰臟炎、糖尿病、癌症一堆什麼的,在此就先不細說嚇大家了。
【酒精標準單位】
台灣並沒有針對酒精標準單位作規範,但依「世界衛生組織」的定義,一個酒精標準單位大約等於10公克的純酒精量。
計算公式為:容量(c.c.)*酒精濃度(%)*酒精密度(0.79)÷10
但要記後面的乘數太麻煩了,我們可以簡化為:容量(c.c.)*酒精濃度(%)/12
常見350cc的4%罐裝啤酒的酒精單位是:350 x 4% / 12=1.17(酒精單位)=11.7(公克)
威士忌一指30ml的酒精單位是:30 x 40% / 12=1(酒精單位)=10(公克)
所以我們簡單講,1酒精單位大概是30ml威士忌,或是1罐啤酒,也就是1小時肝臟可以代謝的量。
台灣常見酒類的酒精單位數,給大家作個參考:
【怎樣才算飲酒過量?】
有沒有過量不是只憑個人感覺,衛福部早有明確定義,發生下列兩種情況之一即是飲酒過量:
(1)65歲以下的男性,每週飲酒超過14單位(威士忌約420cc),或每次飲酒超過4單位(威士忌約120cc)。
(2)所有女性或大於65歲的男性,每週飲酒超過7單位(威士忌約210cc),或每次飲酒超過3單位(威士忌約90cc)。
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酒精的傷害,也比男性更容易對酒精上癮,因此女性的飲酒過量標準,比男性更為嚴格。
【飲酒請遵守「三不」原則】
1.不要勉強喝酒。
2.不要喝得太快。
3.不要他媽的一直逼酒。
台灣人就是喜歡勸酒與逼酒,這種要不得的「乾杯文化」,彷彿人家找你喝而你不喝,就是對不起國家民族。其實我不是不給你面子或是「看你沒有」,只是我自小就體弱,禁不起一杯又一杯酒精的摧殘,小酌可以怡情,但牛飲就容易傷身。
為了你我的健康著想,還是讓我們「隨意」就好!喝酒要節制,才能喝得長久!
如果你也同意,那就從我們自己做起,大家互相勸導,漸漸建立良好的飲酒文化,不要逼人喝酒!
【什麼是酒癮?】
酒精具有鎮靜作用,使用多了就如同香菸一樣會令人上癮,認為自己有酒癮問題的,可以透過「酒癮量表」測驗看看,但也有個簡單的判別方法:「沒有喝酒就覺得無聊空虛」或「一喝酒就會一直想喝下去」。
「酒精成癮者」自我檢測表:
答「是」低於3 題者未有酒癮;多於3 題少於5 題者,可能有酒癮;高於5 題者,為酒精成癮者。
人平日其實沒有非喝酒不可的理由,偶而小酌幾杯可以調劑身心,但有酒癮的人沒喝酒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,只有來個幾杯才能解決內心的寂寞,如果你經常有這種感覺出現,要注意是不是患上了酒癮。
酒癮是可以治療的,及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,人生還有回頭之路。
【什麼是酒精中毒與戒斷症狀?】
「酒精中毒」泛指長期喝酒,對身體造成的慢性影響或危害,體內器官會產生很多不同的併發症,且有可能導致容貌與外型明顯改變。
「酒精戒斷症候群」是長期酗酒的人突然停止飲酒,或減少飲酒量數小時後,出現各種生理上不舒服的症狀,如焦慮、失眠、發抖、盜汗、心跳加速、血壓上升、癲癇及幻覺,若不趕緊治療,死亡率高達2成,不可不慎呀!
【酒駕害人害己,肯定會下地獄!】
酒駕是最下三濫的行為,下地獄應該先被車撞一百萬次。
酒駕受害的不僅是自身的財產安全,往往也伴隨著幾個家庭的破碎,我認為酒駕跟謀殺沒什麼兩樣,差別只在於殺人者藉口自己喝了酒,什麼都記不得。
有沒有酒醉,夠不夠清醒,不是自我認知或是你說了算,當吐氣酒精濃度超過0.15mg/L,或血液酒精濃度高過0.03%,還開(騎)車就算是酒駕。
以前台灣對酒駕的罰則很輕,國外的朋友都笑稱我們是酒駕王國,每天新聞不斷地報酒駕車禍,許多家屬在鏡頭前哭得肝腸寸斷,直到多年and多年以後,政府單位才願意稍稍提起腳步,確實加重酒駕的罰則。
好吧!晚點做總比都不做的好!
有關新的酒駕加重處罰規定,行政院核定自108年7月1日開始施行,包括「提高酒駕罰鍰及拒絕酒測罰鍰」、「增訂沒入車輛」、「同車乘客連坐處罰」、「被害人懲罰性損害請求權」等。
別跟錢包過不去,被抓到酒駕隨便都罰好幾萬,這些錢夠你坐好幾年的計程車了。
台灣宣稱是民主社會,犯了罪很多時候就是罰錢了事,而對有錢人來說,罰錢有什麼了不起的,老子有的是錢!撞死了人大不了賠錢就好!如果覺得罰錢事小,那再加上刑責呢?
駕駛喝酒,同車乘客沒盡到勸阻之責,也要連坐處罰。
別以為喝酒後騎腳踏車沒事,無論是腳踏車或電動車,都算是酒駕涵蓋的範圍。
2020年3月起還要加裝「酒精鎖」呢!每次要開車都要對酒精鎖吹氣,超過標準車子就不能發動,若真的被裝上,以後要開個車就累了呀!
整理一下:
吐氣濃度達0.15 mg/L以上,就不能駕車,且會被罰錢;而吐氣酒精濃度達0.25 mg/L以上,就構成犯罪,會被判刑去坐牢。
每個人體質不同,對酒精的承受度也不一樣,因此喝下相同量的酒液,表現出來的狀態也不盡相同,但在此還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值:根據中央警察大學所做的實驗,一個體重60公斤者,喝不到2罐鋁罐啤酒就可能超過罰錢標準,而喝3罐就可能構成犯罪。
所以還是奉勸大家,喝了酒就不要開車,既保障安全又不必擔心觸法。
【酒醉迷思】
許多人會誤信一些快速醒酒的偏方,但目前還沒科學研究能證實,如何快速減低呼氣或血液中的酒精含量,因此還是得依靠肝臟將體內的酒精代謝排出,廣告說解酒液可快速解酒什麼的,隨便聽聽就好,千萬別喝了解酒液就想開車上路。
有人認為自己只要睡一下,酒醉情況就能解除,然而肝臟代謝酒精的速率是固定的,一個小時就只能代謝10公克,而當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還很高時,駕駛交通工具隨時都可能發生重大危險,因此喝酒後絕對、絕對、絕對、絕對、絕對不要開(騎)車!(因為太絕對了,所以不只要說三遍!)
喝了酒還是乖乖地休息,有足夠的時間讓肝臟代謝完吧!
酒精是透過體內產生的酵素「脫氫酶」來分解的,但每個人體內的酵素濃度不同,所以代謝的速度也不一致。根據研究顯示,華人代謝酒精的速度比西方人來得慢,有的人前一天喝酒,隔天被臨檢還超標,這種「隔夜酒」案例,很可能就是本身代謝慢又喝太多的後果。
【酒後不開車,你還有更好的選擇】
赴宴若有可能喝酒,就盡量不要開車去,而真的喝了酒,你還有兩種方法可選擇:「叫計程車」與「指定駕駛」。
喝酒前開了車去,要嘛就先停在那邊,隔天再去牽,叫計程車是最方便的方式,要嘛就找指定駕駛,連人帶車送你回家,現在app很方便,很簡單就找得到指定駕駛的。
順手查了兩家代駕的費用:
1.台灣代駕(TWDD):3公里內300元,10公里內450元,深夜時段(超過午夜12點)10公里內550元。
2.台灣大車隊(55688):北北基及桃園起步價,10公里內330元起。
10公里是什麼概念?
大約是松山到三重,或是信義區到永和的距離,一般真夠你回家的里程了,聽我的勸,酒後找代駕,以免要付出天大的代價!
有的人會覺得計程車費與代駕費很貴,捨不得花那個錢,其實跟你肇事撞死人、撞壞車及破壞路旁物品、傷害自己身體等等比起來,這些費用真的俗到靠杯,更何況你有錢出去喝酒,沒錢坐計程車,也太笑破我的內褲了。
文章的最後提醒各位:喝酒前先吃東西,喝酒時大量喝水,喝酒後不開(騎)車。酒能夠歡樂助興,也可以是穿腸毒藥,酒本身沒有錯,錯的是飲用的人做了不好的事,至於要變成怎樣的人,端看個人的選擇了。
別誤會我是個不喝酒說空話的人,要說起我喜歡喝酒的程度,已到了生命中無酒不歡的地步,只是我更懂得節制的重要。
酒是生活的娛樂與調劑,但沒必要賭上性命!
這篇定位為勸世文,雖然討人厭,但該講的還是要把它講完,因為有話直說才是我的忍道。
好的!討人厭的喝酒真心話,我們下次再見了…(逃)
#理性飲酒才能喝得長久!
#看完這篇或許能救你一命!
#而分享這篇卻勝造七級浮屠!
By 待雨晴
《延伸閱讀》
【威士忌新手大膽喝,別怕!】過來人的經驗談,減少你初摸索時的徬徨!
【威士忌怎麼分類?】別再傻傻分不清楚!讓你瞬懂不再被笑外行!
【跟妹子喝威士忌的必勝絕技】約妹喝威並不難,簡單幾招讓她對你無話不談!
更多我的威士忌文章→ http://swallno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2307196
《威士忌隨堂考》
【威士忌隨堂考-基礎篇(二)】基礎篇第二彈來了唷!準備好來挑戰了沒?
【威士忌隨堂考-品牌篇】你喝過那麼多牌威士忌,但你了解它們嗎?
《威士忌故事系列文章》
《品酒會》
【亞伯樂品酒會《品藏絕攝》】再怎麼沒文化的,也立馬文青了起來!
【蘇格登品酩會《探尋慢工藝》】台灣單一麥芽銷售王者!我的歸零學習之夜!
【麥卡倫品酒會《麥卡倫尋味之旅》】你的心有多大,世界就有多大!
【禁止酒駕!酒後不開車,安全有保障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