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想,最能惹惱威士忌酒商的一句話:「威士忌不要有酒味!」聽起來很可笑,不過,這卻是許多威士忌新手的共同心聲。
一般人從低酒精濃度邁向烈酒品飲的過程,最無法習慣的就是濃重的辛辣感帶來的強烈刺激,但是,高酒精濃度本來就是烈酒類不可避免的天生要件,威士忌的濃度幾乎都在40%以上,要是你不能接受威士忌帶來的辛辣感,那根本不要說要加入威士忌的品飲俱樂部了。
對於新手,吾人實在抱予無限的同情與同理心來看待,因為我也是從新手過來的,只不過比新新手多了那麼一點點的小小心得而已。誰沒有菜過?菜不是該死(是罪該萬死),而是還不能領略威士忌所給的美好境況罷了,所以,吾人提供一點點過來人的經驗,給一些想要進入威士忌世界的大門,卻又在門口徘迴躊躇的人參考。
首先,你得認知到,威士忌是逃不了「有刺激酒味」的這件事,這是無法避免的宿命。就跟你去便當店點排骨飯不要排骨,點咖啡不要咖啡因一樣,你要喝烈酒,就一定會有濃重的酒精味,可是大部分的新手,都想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,想要有烈酒的香,又不要有烈酒的辣(台語),我勸你回去喝啤酒,或是可樂,人生會好過一點。
這樣說好像會嚇退一堆新手。什麼!這都是幻覺嚇不倒你的,那我很欽佩你有這樣堅強的求醉意志,為了求得一醉不畏險阻,那你就可以繼續看下去。
你回想當初,為什麼會從啤酒、紅酒或是水果酒進階到威士忌來?也許是那一份想要長大的想望,或許是一股不服輸的賭氣,更甚者,是一種輕酒精飲料已經無法滿足你微醺的心情,於是你毅然決然舉起腳,決定踏入威士忌的絕對領域。
吾人能夠說出千言萬語安慰你,但無法幫你克服嘴裡的刺激,你必須通過第一關的試煉,才能了解威士忌的神秘。雖是這樣說,不過,過來人還是可以提供你一些秘訣,來度過一開始的艱辛,在之後的文章會提到,挑一支較順口的威士忌,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地度過前期的篳路藍縷。
當你習慣了酒精味在口中的刺激之後,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體會威士忌的香氣口感。同樣是烈酒,你會選擇威士忌,而不是高粱、伏特加、白蘭地等其它烈酒,表示威士忌對你一定有某種程度的吸引力,最主要的應該就是味道的吸引。你喜歡威士忌,有很大的部分就是喜歡它的麥香味,因此,你在喝的同時,就要認真體會那道麥香,帶給你的愉悅感受。(好像某紅茶的廣告)
每一次的試飲,每一次的感受,你就能得到每一次的收穫,先別管那天殺的什麼煙燻味、花果香的,你就把,你單純喜歡的那股麥香味,深深地植進記憶裡面。等到你喝完的隔天,嘴裡還出現威士忌味道的幻覺,恭喜你,已經申請好俱樂部的會員了。
等你喝順了一款威士忌,你可以漸漸游刃有餘去品覺,這支威士忌除了麥味之外,還有什麼其它的味道。含一小口威士忌在嘴裡,讓它在舌頭上下,口中前後游走,然後閉上眼睛,細細的想,它有什麼其它的味道,不用急,雖然威士忌是一種複雜又多層次的烈酒,但身為新手的你,只要猜出一樣就行(通常猜花果味都會中),你就該幫自己按一個讚,或是在心裡放個小煙火,慶祝你的威士忌人生又晉階了一步。
新手到此,我不能再叫你新手,請容許我尊稱你為「品酒師」,你可以繼續往下去深究,除了第一種明顯可辨的味道外,還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存在,之後,你也可以跟朋友或同好互相討論,你們認為的香氣味道相不相同。
進一步,你也能同時買兩三支不一樣味道的威士忌相比較(例如調和的、單一麥芽的、調和麥芽的),有時今天喝這支,改天喝那支,或是同時倒兩三支,分別體會兩者間的差別。每一次的品味,細細的、慢慢的,像是漫遊在畫廊之間,觀賞每一幅藝術品的感官饗宴。
如此慢慢訓練,假以時日,相信你會對威士忌很有自信與心得,當你和朋友談起威士忌這回事,你可以很自豪地對他們說:「以後叫我的時候,請加『大師』兩個字」。
《延伸閱讀》
【威士忌怎麼分類?】別再傻傻分不清楚!讓你瞬懂不再被笑外行!
《威士忌隨堂考》
【威士忌隨堂考-品牌篇】你喝過那麼多牌威士忌,但你了解它們嗎?
《威士忌故事系列文章》
《品酒會》
【亞伯樂品酒會《品藏絕攝》】再怎麼沒文化的,也立馬文青了起來!
【蘇格登品酩會《探尋慢工藝》】台灣單一麥芽銷售王者!我的歸零學習之夜!
【飲酒過量,有礙健康。開車不喝酒,安全有保障】